2025年中国高校人才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曾经作为引才标配的安家费,正在各地高校招聘计划中逐渐消失。与此同时配资头条网站,2025博士人才全国巡回招聘会却如火如荼地展开,成为连接高校与博士人才的新桥梁。
图源:知乎
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博士披露:地方很多院校正在降低安家费,甚至取消。(极大可能因为不缺人了,所以“砸钱买人”的时代过去了)。
展开剩余83%“本人亲身经历,去年我进的高校今年师弟也想来,要求倒是没改,但安家费差了30万。”
“坐标江浙某公办本科,今年学校政策是新老师都没有安家费。”
“我们学校今年还有,但是去年是来就有,今年是C类人才没有。”
……
有博士在社交平台分享:因延毕了半年,目标院校今年已经取消了安家费……(太可惜了)
还有博士感慨,自己毕业那会儿尚能赶上政策“末班车”,但组里的师弟师妹们却未能逢时,最终不少人选择放弃内地高校,转而奔赴西北,寻求发展机会。
引用自知乎博士@clausius分享的真实案例
这一现象对博士群体而言无疑十分不利,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在求职和尚未毕业的博士。这意味着,在整体环境收缩的背景下,优质岗位机会正在系统性地减少——无论个体是否足够优秀,都难以回避这一现实。
就连当下正在2025海外优青(新增批次)申报期的优秀海外博士们,在与高校或科研单位接洽时,也纷纷关切“学校能够提供多少安家费或搬迁补贴”这类实际问题。
(点击了解→@海优学者:2025新增批次申报火热启动,60余家国内知名单位向您发出接洽邀请!)
可见这种广泛存在的不安,其实折射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现象——
无论是从顶尖的海优学者,还是刚刚达到毕业要求的普通博士,大家都逐渐意识到:全球范围内博士数量已明显过剩,远超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实际岗位容纳能力。
不仅国内如此,海外博士在国外的就业形势同样严峻(Nature多项调查均指出这一点)。
图源nature
我们彼此正被时代推着不得不走进一个新的阶段:博士培养规模年年持续扩大,而学术界的岗位需求却无法同步增长,全球性的博士过剩或将进一步加剧。
在如此大背景下,考核条件日渐严苛、金额却反向变少的安家费看似悬在眼前的饵料。
“它算是食物吗?”“算。”“但真能吃到多少?”“谁也说不清。”——承诺依然流传于口舌之间,而真正能兑现的支持,却越来越稀薄、越来越难以落地。
安家费淡出:高校招聘政策转型了吗?安家费的“黯然离场”并非偶然某省属重点高校人事处负责人坦言:“五年前我们为博士提供50-80万安家费,如今这笔预算已经大幅缩减甚至取消。不是我们不重视人才,而是需要更可持续的引才方式。”
这一转变背后是博士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
有数据预测:2025年我国博士生毕业人数预计突破12万,而高校教职能拿出来的教职岗位不到6万。
差了将近一倍的数字,让即将毕业的博士对未来感到迷茫。
当人才想着“我会不会毕业了,就没有高校要我了?”的同时,高校也在重新评估人才引进策略:从单纯依靠经济激励,转向提供更全面的发展支持。
巡回招聘:高校引才的新主战场随着高校安家费政策的调整,博士人才需要更加关注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与安家费淡出形成对比的是,博士巡回招聘会正成为高校引才的重要平台。
以【9月16日起,即将举办的“高校人才网2025下半年博士人才全国巡回招聘会”】为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报名了解)
✅将在14个热门城市举办;✅一次性直面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众多优质单位;✅其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与生命科学、人文经管及交叉学科全领域;✅开放博士后、教师/教辅、科研、教研、技术及综合管理(含后勤)等核心岗位;✅为博士人才打造“全学科+全岗位”线下就业枢纽,实现精准择业与多元发展。 海外人才求职关注,公众号:高才海外HiTalentGlobal14 城 22 场博士招聘会!知名高校/ 科研院所等现场面聊,交通补贴、专享福利已备好!@全球英才可以这么说,安家费的降低和取消,或许是高校引才的一个趋势。但从实际来看,越来越多高校开始根据人才自身情况,推出个性化支持方案,根据博士的研究方向和潜力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重点高校普遍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为优秀博士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团队支持和高水平平台。比如某985高校招聘负责人表示:“我们现在更注重为青年人才提供长期发展支持,而不是一次性的经济补助。”普通高校则通过保障编制、提供过渡性住房、解决配偶工作等方式增强吸引力。中西部地区高校还通过叠加地方人才政策,为博士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整体方案。因此,尽管安家费普遍“瘦身”,但高校引才方式在另一方面也正朝着更精细、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变。而这,也恰恰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从不局限于一次性的待遇配资头条网站,而在于你所能接触的平台、获得的支撑与长远发展的可能。
发布于:广东省华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