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胡一舟面临了人生中的重大挑战。他的父亲,一个在艺术团任职,对音乐有着非凡热爱和执着的人,突然在家中摔倒,被发现时已经中风昏迷。
胡一舟看到父亲全身无力、言语不连贯、眼神黯淡,内心十分痛苦。他回想起小时候父亲一路养育他长大,现在是他全心全意照顾年迈的父亲的时候了。
照料一位中风病人,需要细致入微的关爱和大量的耐心,而对于满脑子只有三岁儿童天真想法的胡一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正当一家人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位热心肠的女性得知了他们的困境,主动提出要为胡父提供护理。
展开剩余89%她对胡一舟十分关心,没有一点架子,似乎已经把他当作了自己的亲人。谁料,胡父却抚着儿子青筋暴起的手,果断地拒绝了这位女士的善良好意。
胡一舟困惑地看着父亲,父亲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忧伤。他内心暗自思忖,尽管这位女士待人真诚善良,但他始终无法将自己唯一的儿子胡一舟托付给外人照顾。
他深知舟舟患有唐氏综合症,智力残障,需要他付出毕生关爱和陪伴,才能走完漫漫人生路。无论外人多么优秀,都难以给予舟舟无尽的耐心和包容。
胡父感激这位女士的好意,但还是谢绝了她的请求,决定亲自照顾舟舟到最后一刻。
胡一舟从小就清楚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他于1987年9月的武汉诞生,成为胡父胡母晚年的孩子,武汉这座艺术之城成为了他的出生地。
胡先生是一位优秀的低音提琴手,曾经在武汉艺术团工作,对音乐有着非凡的热爱和执着;母亲则是一名普通的职工。尽管家庭收入并不是很高,但是一家人的生活无忧无虑。
然而好景不长,胡一舟出生仅仅几个月后,他的父母就发现了这个孩子异乎寻常,他沉默寡言,神情木讷呆滞,与其他孩子大相径庭。
胡父胡母开始感到了不安,于是带着儿子胡一舟到多家医院诊治。经过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检查,他们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残酷结果——胡一舟患有唐氏综合征,智力仅相当于三岁大的正常儿童。
胡父胡母听到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彻底垮了。他们极度痛苦,哭泣不止,短暂的失常之后开始思考孩子的前途。
尽管是年迈的老人,他们仍然鼓足干劲,决定全力以赴抚养这个孩子长大。
胡一舟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渡过了无忧无虑的儿童时代。然而,当他进入学校后,智力残障的问题导致他在同学们中受到了冷落和嘲讽,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还遭受了身体上的欺负。
每当放学,其他孩子都会迅速离开教室,只有胡一舟一个人留在里面。周围常会留下一地狼藉的痕迹,这使得胡父每次看到都会泪水夺眶而出。
胡父曾设想过将儿子送往特殊学校,但因学费过高而未能实现。因此,胡父亲自教儿子一些日常生活的基本知识,并在家中为他创造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期望胡一舟不要被外界的冷落所击垮。
时间飞逝,胡一舟逐渐长大成人。2006年至2007年,是他人生中最光辉灿烂的两年。他被誉为“天才指挥家”,但这一切的起源却要追溯到1995年。
在2000年的时候,一位名叫张以庆的导演在武汉交响乐团后台偶然发现了胡一舟的“指挥天赋”。当时张导恰巧路过结束排练的休息区。
他看见胡一舟孤独地坐在角落,两根筷子在手中挥舞着,随着电视机里传出的音乐节奏指挥。虽然他的动作略显笨拙,但是他非常专注地投入到音乐中,似乎周遭的一切都消失在他的视线外。
张以庆被这一场景深深震撼,他脑海中瞬间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这个智力残障的孩子拍摄一部纪录片,展现他非凡的音乐天赋!尽管胡一舟只是简单地模仿指挥家的动作,但这无疑是一个极佳的宣传机会。
张导立马满腔热血,带上一颗追梦的赤诚之心,找到胡父,真诚地向他传达了他想要拍摄纪录片的想法。
出乎张导意料的是,胡父不但没有拒绝他的诚意,反而给予了全力支持。胡父作为一个了解儿子智力状况的父亲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能让儿子的&34天赋&34显现于世人面前。
在1997年,张以庆导演了纪录片舟舟的世界,并由胡一舟本人出演。
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时间过去了近两年,刚一问世就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引发了狂热的传播,并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观看过这部纪录片的观众们,无一不被胡一舟指挥时全神贯注的神态和行云流水的熟练动作所折服,纷纷称赞他为“天才音乐家”。
1999年,胡一舟受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邀请指挥合唱团在春节晚会上表演,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赞誉之声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自此,胡一舟的名声如日中天,各路媒体和演出单位纷纷闻讯而至,向他发出演出邀约。据史料记载,当年胡一舟的每场演出费用高达令人咋舌的3万元人民币,且仅在短短一年间,他就接到了近170场的演出邀请。
这位声名狼藉的演奏家远赴美国,在享誉世界的卡内基音乐厅舞台上表演,成为首位站在这个殿堂上的中国音乐家。
滚滚的名利,来势凶猛,去的也快速。
一切要从那部被奉为经典的纪录片舟舟的世界说起,制作团队的取材过程中存在重大疏漏,将舟舟极为出色的模仿技能包装成了指挥天赋。
看到影片中胡一舟熟练指挥乐团的场景,观众都会被他的天赋所折服,认为他是个真正的音乐神童。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胡一舟的父亲胡先生从一开始就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每当有人在面前夸赞胡一舟是音乐天才时,他总是谦逊地予以否认,并明确表示孩子只是在玩耍而已。
张以庆导演执意要拍摄这部纪录片,是为了制造话题和赚钱,而造假的后果却毫不在意。
随着胡一舟在音乐界的名声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对他的才能提出质疑,而了解他的人们则是判定他在音乐理论和指挥手法上全然无知,是纯粹死记硬背并以动作来&34指挥&34的歌手。
质疑的声音逐渐高涨,使得胡一舟的&34天才指挥家&34的光环开始消散。
胡父早就预料到这个结果,为了掌握儿子的职业生涯,他决定主动将当年的艺术团收购下来。然而,由于经营不善,这家艺术团很快就宣布破产。
非常不幸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胡一舟被查出患有肺癌。幸运的是,经过积极治疗,他成功战胜了疾病。
命运总是捉弄胡一舟,让他在名声尽毁的时候却因祸得福,重获新生。胡一舟在治愈肺癌的病痛后,加入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从而重拾演出机会。
此时重返舞台,他脸上焕发出灿烂笑容。在过去的岁月中,胡一舟备受世人的冷落和嘲讽。作为一名智力残障者,他无法理解名誉和金钱的虚荣心。
他只是单纯地享受被人需要的快乐。所以当他重新被残联接收,获得在残疾人艺术团的舞台时,他的内心是非常开心的。
与过去相比,他在艺术团中的待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几何时,他的一场指挥费高达3万元,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水平。
现在,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艺术团员工,收入微薄。但他并未在意这些,能够重返舞台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胡先生深深地被这份孩子般的纯真所打动。作为亲身陪伴儿子成长的父亲,他深知胡一舟所追求的绝非金钱或名利,而是内心深处那份朴素而真挚的情感。
他之所以热爱音乐,是因为他发自内心得想要把这份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他的这份真诚的热爱让胡父感到非常骄傲和欣慰。
在之前那段疯狂的日子里,胡父一直对儿子胡一舟的前途充满忧虑。但是现在,当他看到胡一舟重新绽放笑容时,他的内心终于解脱了重负。
作为父亲配资头条网站,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一直陪伴在儿子身边,见证他每一步的成长和坚强。
发布于:江西省华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