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举办七届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配资老牌炒股配资门户,今年又将宣布更多合作倡议、发布更多产业成果。
第一财经记者在7月10日举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26至28日在上海举办。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在会上介绍,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国际合作,实现大会主题“智能时代同球共济”的目标,是这次大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并将在大会上发布《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
上海市副秘书长、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在发布会上介绍,本届大会将发布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
张英还透露,今年一季度,上海市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增长65%,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第一财经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上海正深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布局,重点打造“5个高地”:敏捷高效的产业创新策源地、赋能百业的垂类应用示范地、开放融通的产业生态集聚地、年轻活跃的创新创业首选地、智能向善的治理合作先行地。
3000余项前沿展品亮相
2018年以来,上海已成功举办7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累计吸引了6000余名海内外顶尖专家、25亿人次线上参与,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规模最大、专业度最高、影响力最强的顶级盛会之一。
张英介绍,本次大会有聚焦国际化、聚焦高端化、聚焦年轻化、聚焦专业化等特点。大会瞄准AI基础设施、科学智能、智能终端、AI赋能新型工业化、AI+金融等十大重点板块,目前,已有30余个国家和地区1200余位嘉宾确认参会,包括12位图灵奖、诺贝尔奖等顶尖奖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和多个国际顶尖实验室代表等。
杜广达在发布会上表示,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大模型,为全球用户提供了高质价比的人工智能产品服务,有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普及应用,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今年将推动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联合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中国开发者网络、开源中国等机构,并将在大会上发布《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
本次展览面积将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上海市以外及国际企业的占比超50%。3000余项前沿展品集中亮相,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青年人群,今年大会还特别设立了“科学之问、数学之问、模型之问”三大前沿议题,赋予年轻人更大的创新对话平台,研讨生命科学、新AI架构、AI与数学融合等前沿问题。
而全新设置的“创投孵化”板块,组织海内外200余个初创项目开展路演,百余家投资机构现场对接,提供需求发布、方案撮合、投资匹配为一体的投融资服务。
“人形机器人产业图谱”将发布
除了《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杜广达还透露,本次大会的“AI驱动工业范式变革”论坛上,还将发布人工智能工业应用供需对接服务平台,分享工业大模型、智能体在制造业应用的最新实践,并在“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发展”论坛上,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图谱。
工业机器人密度全国居首的上海,具身智能产品正加快量产。
张英介绍,在打造赋能百业的垂类应用示范地方面,上海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国地中心”)开源公版机“青龙”,与已经发布的全球首个具身运动大模型“龙跃”,赋能工业制造、物流运输等场景。
在前不久的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上,国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正式发布全球首款生成式人形机器人运动大模型—— “龙跃”(MindLoongGPT)。此举将标志着我国在智能体运动控制领域迈入全球领先行列。
国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国地中心自己的训练场会完成高质量实体数据集,成为国际上最大的一个数据聚集地。同时他们还联合了企业和省市一级的创新中心联合打造出将近2500万条的数据来发展更智能的大模型。
上述江磊提到的训练场,是今年1月21日启用的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首期部署了超100台异构人形机器人,以十余种人形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的建设,牵引形成上海人形机器人超级中心。作为一个数据生产的工厂,能产生更多数据提供给具身智能大模型的企业去使用,帮助行业加速发展。
江磊表示,今年底会把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操作精度从70
华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