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的抚顺,天高云阔,一段段深植于家乡大地的历史,正等待着新一代的聆听与接续。10月24日,顺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在抚顺广电研学团队导师的带领下,兵分三路,开启了一场特殊的红色研学之旅,完成了一场与家乡过往的深刻对话。
西露天矿:从“地球伤疤”读懂掠夺与贡献
站在亚洲第一的矿坑前,自然的伟力与历史的深邃同时映入眼帘。“两千个足球场那么大!”孩子们纷纷感叹。得知脚下这片辽阔矿坑曾饱受掠夺,也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时,他们为侵略者的恶行而愤怒,也为家乡的付出而自豪。这段历史告诉他们,苦难可以被超越,伤痕之上也能建立起新的荣光。在这里,他们读懂了民族曾经的苦难,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家乡为新中国建设立下的不朽功勋。
展开剩余63%平顶山惨案纪念馆:棒棒糖与无声悼念
步入平顶山惨案纪念馆,空气瞬间凝重。听着“三小时,三千名无辜同胞遇害”的讲述,看着层层叠压的遗骨和那些被烧焦的月饼,孩子们红了眼圈。“我们做错了什么,要这么对我们?”——孩子说的不是“他们”,因为在这些幼小心灵中,死难的同胞,就是“我们”,就是血脉相连的中国人。
最动人的一幕发生在离去时:在出口的花圈摆放处,几个孩子自发停下脚步,默默地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棒棒糖,轻轻放下,然后鞠躬。这颗糖,胜过千言万语。那是来自新时代的甜蜜与告慰,是对逝去同胞的深切缅怀,更是“勿忘国耻”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的瞬间。
战犯管理所旧址:军事和精神的双重胜利
在战犯管理所,孩子们了解到一个伟大的“奇迹”——我们不仅赢得了军事胜利,更用超越仇恨的人道主义,完成了对战争罪犯的精神改造,取得了道义的伟大胜利。
这让他们明白,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更强大的自己,去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此次研学,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孩子们在西露天矿大坑前感知家乡历史之厚重,在平顶山惨案纪念馆体味今日和平之可贵,在战犯管理所旧址中感悟中国胸怀之广阔,红色的基因在这一天完成了跨越时空的传承。少年强则国强——这堂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必将激励着孩子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之复兴而奋斗!
————————配资炒股官网开户
发布于:北京市华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